姚崇怎么在朝堂上排除异己?姚崇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今天迷奇闻网的小编带你领略姚崇权谋背后的故事,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一起走进历史的深处。
开元元年,大唐帝国在经历多年政局动荡后,年轻的玄宗皇帝决心开启新的纪元。姚崇作为宰相,刚刚上任两个月。一日散朝后,姚崇步履蹒跚地走在百官之后,引起了玄宗的关切询问。姚崇巧妙地透露了紫微令张说的秘密行动,让玄宗对这位首席宰相产生了疑虑。不久,张说被贬官外放,姚崇顺利接任。
姚崇的智慧和权谋不止体现在这一事件上。作为朝中首辅,他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动态,对任何威胁到自身地位的人都会施以巧妙的手法进行打击。黄门监魏知古,曾是姚崇提拔的小吏,因先天政变中的表现成为二把手。姚崇对魏知古并不放心,因为他知道魏知古曾参与对玄宗的不轨企图。尽管魏知古后来立下大功,但姚崇依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他挤到了东都洛阳。不久,姚崇的两个儿子在洛阳为官的不检点行为被魏知古发现,并狠狠地在天子面前参了姚崇一本。面对玄宗的质问,姚崇巧妙地利用自己的直觉和对玄宗心理的把握,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坦荡无私的形象,而魏知古则被贬为工部尚书。此后,姚崇的权威更加稳固,无论是卢怀慎还是源乾曜,都对他言听计从。
姚崇的这些行为是否让他失去了贤相的美誉呢?其实并非如此。姚崇之所以能够成为贤相,是因为他能够洞察局势,以治世之臣的眼光发现国家的弊端,并向玄宗提出施政纲领。他任内的三大贡献是:加强皇权以维持稳定、整顿吏治以及关注民生。这些政绩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玄宗的默许和支持也为姚崇的行动提供了可能。为了实现大唐的中兴,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那些通过政变夺取天下的功臣却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他们往往野心勃勃,不安于现状。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发展,姚崇与玄宗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的配合。权诈之术在那个时代不仅是那些功臣所拥有的技能,也是封建政治家不可或缺的手段。
姚崇之所以成为贤相是因为他拥有大智慧并洞察局势的能力。他的权谋手段只是用来对付那些野心勃勃的功臣的小手段而已。他与玄宗之间的合作保持了优秀政治家的本色对被贬谪的功臣充满了人情味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鸟尽弓藏贬官流放。他们的目标是实现大唐的繁荣和安定百姓的福祉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伟大的政治家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后世树立了榜样成为了历史中的璀璨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