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关羽死后在处死刘封?原因是什么
当人们谈及那位传奇人物时,总是忍不住想起电视里的形象。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深入剖析一下这位英雄的故事。
对于那些看过《三国》的朋友来说,关羽的形象再熟悉不过了。他是一位忠诚与义气的化身,三国历史的开篇,便随着刘备、张飞一同踏上建功立业的征程。历经多年的拼杀和流离,他们终于有了立足之地。关羽的兵败被杀,让蜀汉失去了一次统一天下的机会,其中,刘封的责任不可推卸。那么,在关羽死后,诸葛亮为何急切地规劝刘备赐死刘封呢?他究竟发现了什么?
关羽,对于东汉末年的天下大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初出场时的单枪匹马,到后来的成为荆州统帅,他的一生传奇色彩浓厚。关羽武功盖世,但为人孤傲,只服刘备一人。这种孤傲也给他带来了灾难。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获胜,同年七月,他自称汉中王,封关羽为第一将领,拥有假节钺的荣誉。关羽得知兄长称王的喜讯后,决定在荆州响应刘备,趁势再为其建功立业。他亲自率领大军北伐。关羽未与刘备和诸葛亮商量,便对曹魏控制的襄樊发起攻击。借助雨季汉水暴涨的机会,他擒敌将领,杀敌无数,连下数座城池,威震华夏。
就在关羽全力北伐之际,孙权派人向关羽提出联姻。吕蒙带着吴主的意愿前来传达,但关羽是何人?天下英雄在他眼里皆是草芥。关羽不仅羞辱了吴主,还嘲讽吕蒙。三言两语间,他把东吴使者和东吴之主都羞辱了一番。孙权因此恼羞成怒,与曹魏联合,偷袭了关羽。关羽身陷囹圄,试图寻求刘封和孟达的帮助,但刘封因私仇不救关羽,导致关羽兵败自杀。这一事件改变了三国的局势,刘封也因此埋下了祸根。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与关羽有着亲密的关系。因他和孟达的见死不救,导致关羽兵败身亡。刘备因此责怪刘封和孟达。孟达怕死,投靠了曹魏,并多次写信给刘封拉拢他。刘封自以为是刘备的长子,觉得刘备不会重罚他。当他回到成都时,却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刘封回到成都后,诸葛亮进言:“刘封刚猛,难以驾驭。”这句话揭示了刘封对刘禅的威胁,也激起了刘备的杀心。刘备以刘封不救关羽、导致荆州失陷和关羽丧命为由,赐死了刘封。
刘封的死是他自己的过错。他见死不救,过于自信。关羽的死影响了天下大势,而刘封和孟达是唯一可以搭救关羽、挽救蜀汉的人。或许,直到临死之前,刘封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决策。他对没有救援二叔感到痛恨,也痛恨自己执意回到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