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的候选人有3个,康熙是根据什么选择关羽的?
今天,迷奇闻网的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圣关羽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历史人物的生动世界,为何他能在众多英雄中脱颖而出,被尊为武圣。
在季汉时期,武艺高强的英雄辈出,关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义薄云天,个人魅力无人能敌,因此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地位。你知道吗?其实武圣的候选人最初有三位,分别是关羽、伍子胥和岳飞。那么,为何关羽最终被封为武圣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三位候选人。伍子胥帮助弱小的吴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虽然后来楚国请求秦国出兵复仇,打败了吴国,但伍子胥扶弱胜强的能力令人赞叹。他性格恩仇分明,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岳飞是南宋末年的抗金将领,战无不胜,个人战斗力高强,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遇到明主。
在不同的年代,朝廷和百姓崇拜的武圣各不相同。以前,人们将姜子牙当作武圣。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对关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礼部曾请求朝廷重修武圣庙,仍供奉姜子牙,但朱元璋驳回了这个请求。虽然当时没有正式封武圣,但关羽的名望已经很高,成为了国家级的祭祀对象。在百姓心中,关羽的形象被神话了。
到了满清时期,关羽被封为武圣,其实这是有一定的民意基础的。在这三个候选人中,岳飞因为抗金的事迹,被满清统治者排除。而伍子胥虽然战绩骄人,但其性格中的缺点和某些行为实在不符合圣人的标准。而关羽则因其忠诚、义气和为守护荆州所做的努力而被满清统治者所看重。
关羽决定追随刘备后,就始终未忘初心。他宁愿背负骂名,也要保全刘备的妻妾。一旦有机会,他就不畏艰险去寻找刘备。在整个过程中,他对刘备的妻妾非常有礼貌,秋毫不犯。为了守住荆州,他拼尽全力,甚至在华容道违抗军令放走曹操,这其实是其义气的体现。
满清想要将关羽封为武圣,既是为了尚武精神在儒家国度里的一种学术性体现,也是为了更好地统治汉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与汉人的关系。整个满清时期,共有8个皇帝13次加封关羽。到了清末,关羽所享有的地位和名号甚至可能超过了他的大哥刘备。
关羽的个人魅力令人折服。现在许多港片里的黑帮在结拜时都会拜关羽像,“义薄云天”的精神是他们团结的核心价值观。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并非把关羽当作神来崇拜,而是崇拜他的“义”。毕竟对于黑帮来说,“义”和“利”是他们团结的基石。关羽的形象和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传承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