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竟敢要挟皇帝!不封我父为王 我不如---
在封建时代,成为侯爷王爷无疑是让人羡慕的荣耀。有的人天生就拥有这样的身份,让人羡慕不已。对于那些没有出生在贵族家庭的人来说,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战场上的拼搏来赢得这样的地位。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尉粲的人的故事。
尉粲的父亲尉景,年轻时性情温和厚道,颇讲义气。在北魏孝昌年间,他加入了杜洛周的军队,后来因功被封为博野县伯。尉景虽然身在高位,却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尤其在韩陵之战中,他的部队是唯一失败的。但他的运气很好,因为他与高欢交情深厚,高欢并没有因此怪罪他。
高欢的姐姐常山君嫁给了他,这使得尉景的地位更加稳固。他的好友厍狄干也娶了高欢的妹妹,这样,尉景与好友变成了亲戚。这样的关系使得尉景在高欢身边的位置更加重要,每次有重任时,他都会参与其中。尉景并没有才能,还爱贪小钱,虽然高欢一开始并不在意,但到后来实在无法容忍。
当尉景被调去当冀州刺史时,他仍然大开贿赂之门,甚至为了敛财征发百姓去打猎,结果导致三百人死亡。这件事传到了高欢的耳里,让他非常不高兴。碍于面子,高欢并没有采取行动。
尉景的连襟厍狄干却看不下去了。当尉景回京时,厍狄干趁三人一起喝酒时,提出要担任御史中尉的官职,这是一个可以抓同级官员的军职,非常厉害。尉景被这个突如其来的要求弄得一愣一愣的。
高欢虽然派了个戏子去戏弄尉景,但并没有完全无视他。尉景虽然没什么才能,但并不傻,他知道这个戏子敢这么对他,一定是后台强硬。虽然高欢劝他不要贪,但他仍然照贪不误,官职一直升到太保、太傅。
到了高欢执政后期,尉景的日子过得胆战心惊。尽管高欢默许对他动手,但最终因为开国之功以及常山君的面子,没有整他。
尉景得到厚遇,并不意味着他的儿子尉粲也可以。尉粲比他父亲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不仅贪婪成性,还争王位。天保初年,老臣厍狄干等人都被封为王者,尉景却没有得到王位。尉粲非常生气,十多天不去上朝,家里大门紧闭。
高澄觉得奇怪,派人去尉府询问,尉粲却连使者的面都不见。他说:“天子不封粲父为王,粲不如死。”高澄只好亲自前去尉府,请他去上朝后追封尉景为长乐王。尉粲也袭了爵位登上司徒太傅之位死后爵位由儿子尉世辩承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赢得尊重和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