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孔子的著名弟子,孔子为何却以他为耻?
在历史的长河中,伟大的人物往往也有着他们独特的弟子。孔子便是其中的一位。他的弟子宰我,虽在其门下有所成就,但也因其特殊的个性,让孔子感到难以容忍。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弟子宰我的故事,他背后的故事。
公元前458年,一声噩耗传遍四海,孔子的弟子宰我在动乱中不幸离世。当其他弟子准备为他搭建灵堂时,孔子却以反常的冷静制止了这一行为。为何孔子会如此反常?宰我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宰我,一个颇不寻常的弟子。他在孔门中技压群雄,被誉为“言语科”的翘楚。他聪明伶俐,常常能言善辩,让孔子也感到赞赏。正是他的某些言行,让孔子对他心生厌恶。
孔子最讨厌的便是被人无故追问荒诞不经的问题。而宰我,却屡屡挑起这类话题。他不仅多次提出无聊的问题,而且常常凭借小聪明将这些话题荒诞化。这种荒诞化的议题让孔子无言以对,心生厌恶。例如他曾一本正经地询问孔子关于仁者的生死问题,试图为难老师。虽然这些话题或许只是他们师徒之间的日常辩论游戏,但在孔子的心中,对宰我的讨厌必定逐渐累积。
多年学习后,宰我翅膀渐硬,开始公开质疑孔子的学说。他四处散播对孝制的质疑言论,甚至在孔门内外造成恶劣影响。孔子忍无可忍地训斥他,但他却以守孝的时间可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为由进行反驳。这种狂悖的辩辞让孔子倍感痛心。
除了对孝制的挑衅外,宰我还做了令孔子更加寒心的事——他披露周礼的阴暗面。鲁哀公曾询问土地庙前的树种选择,宰我却在解释时透露周礼的真实意图,令孔子感到悲愤。宰我还有诸多臭毛病如喜欢白天睡大觉等生活习惯和过于激烈的言语攻击性也让孔子对他心生厌恶。
孔子曾用“朽木”和“粪土之墙”来形容宰我可见他对宰我的讨厌程度之深。然而平心而论后世将宰我列为孔门第一劣徒也多少有些冤枉他因为他毕竟算不得大奸大恶只是行事过于狭隘喜欢卖弄才学故而处处招致孔子厌恨。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训值得我们今人吸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正视自己的不足避免盲目自信与狭隘的追求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们也需要珍视身边的长辈和老师的教导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智慧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避免重蹈覆辙。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避免过于激烈的言语攻击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善良的心灵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