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结婚习俗特色是什么
瑶族婚姻习俗:古老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瑰丽画卷
瑶族,一个历经多次迁徙的民族,其结婚习俗多彩纷呈,充满神秘色彩,承载着深厚的民族底蕴。让我们一同揭开瑶族结婚习俗的神秘面纱,其中的独特魅力。
新娘出嫁的前夕,远方的亲朋好友纷纷赶来,为新郎家送上祝福。出嫁当天,新郎家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准备丰盛的佳肴,款待送亲的亲友。新娘则是由伴娘陪伴,精心梳妆打扮,穿上华丽的民族服装,顶着瑶家特制的红盖头,由其姐姐拉着走出家门。
送亲队伍中,伴娘撑着红伞为新娘遮阳遮雨,寓意着新娘的纯洁无瑕。接近午时,队伍开始上路,无论男女老少、长辈晚辈,只要受到新娘父母的邀请,都可以参加送亲。这一路上,新娘要经历“上刀山、过火海”的仪式,象征着对新郎的忠贞。
到达新郎家后,迎接队伍吹着唢呐,行接亲礼。新郎家燃放鞭炮,敲锣打鼓,热烈欢迎新娘和送亲队伍。午餐和晚餐时,新郎家的客人用大碗酒和大块肉陪亲家客饮酒吃肉,热情洋溢。
酒足饭饱之后,便是“踏房”环节,双方亲友坐在一起,由“清水公”重复说媒时的承诺。无异议后,准备“拜堂”。拜堂分为拜天地、高堂和拜兄弟姐妹等环节,其中要拜12拜或更多的小拜组成的大拜。拜堂结束后,新娘由伴娘送进新房。此时婚礼仪式基本完成。
瑶族婚礼一般持续两天。在这两天里,宾客络绎不绝。新郎家的亲朋好友们热情接待每一位来宾,不论是否请到的客人都可以参加婚礼并受到友好和热情的接待。第二天早晨,新郎新娘会帮忙打洗脸水等事务。早餐后,“亲家客”的队伍返回时,新郎家再次吹唢呐放鞭炮送出村外。至此婚礼结束。
瑶族的婚姻制度如今已是一夫一妻制。过去由于当局实行歧视少数民族政策曾禁止与汉族通婚但这并没有阻碍瑶族的婚姻习俗融入了许多传统与现代元素除了自由恋爱之外还保留托人介绍的传统方式等缔结婚姻双方父母认可青年男女互相赠送定情信物以示爱意定情信物包括布鞋花带手帕围巾雨伞等其中江永县瑶家姑娘的定情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瑶族青年男女真挚爱情的见证瑶族的结婚习俗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充满神秘色彩承载着深厚的民族底蕴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频道发现更多关于瑶族文化的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