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刘长是什么下场?他是如何免受吕后杀戮
淮南王刘长的命运之谜
在历史的长河中,淮南王刘长的命运引人深思。他作为刘邦的后代,经历了怎样的波折与磨砺,最终又走向了怎样的命运?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淮南王刘长的故事。
在刘邦的众多儿子中,刘长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出生与成长历程充满了波折与磨难。在高祖八年的一次偶然相遇中,赵王张敖的宫中美貌女子被刘邦宠爱,这位赵姬便怀上了刘长。因张敖与刘邦之间复杂的政治纠葛,赵姬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刘邦对张敖的无礼行为引发了一场阴谋,赵姬在狱中艰难地孕育着生命。在吕后的帮助下,赵姬虽然成功诞下刘长,但不久便因狱中自杀离世。刘邦后悔不已,下令厚葬赵姬,并将刘长托付给吕后抚养。
刘长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曲折与惊险。他在吕后的庇护下长大,尽管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却不敢怨恨刘邦和吕后。他怨恨审食其未能保护自己的母亲,但在吕后在世时,他选择了隐忍。随着年岁的增长,刘长的身份地位逐渐显赫,成为淮南王。他的行为却愈发骄纵恣意,多次触犯王法。尽管汉文帝念及手足亲情,一次次宽宥赦免他,但他的不法行为愈发严重。
孝文帝三年,刘长进入长安朝拜,傲慢无礼的行为令人震惊。他在皇家中与汉文帝同乘一车,甚至直呼汉文帝为“大哥”,这些行为在当时礼法看来都是极其僭越的。一直记恨审食其的刘长,终于在一次愤怒之下杀死了辟阳侯审食其。他提着审食其的头颅向汉文帝请罪,诉说审食其的三大罪行,为自己的母亲报仇。
此后,刘长的行为愈发骄纵妄为。他不遵守朝廷法令,出入宫中如同天子一般,甚至自己发布命令称为“制”,模仿天子的声威。大臣袁盎担忧诸侯的骄横会引发大祸,建议削减他们的封地以示警诫,但汉文帝并未采纳。
孝文帝六年,淮南王刘长谋反起事,组织七十人和四十辆战车在谷口县策划叛乱,并四处联络各方势力。朝廷察觉后,立即治罪谋反者,并召淮南王入京。
淮南王刘长的命运究竟如何?他的故事令人深思。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命运充满了波折与转折。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权力和欲望对人性的影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淮南王刘长的命运之谜。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您的要求。在丞相、典客冯敬等大臣的奏章里,淮南王刘长的罪行被一一列举了出来。在淮南国内,他视朝廷律令如无物,私自设立法规,甚至将自己颁布的命令称为“制”,其行为僭越至极。
他模仿天子威仪,出行时使用的车驾只有皇帝才能享用,张黄缎伞盖,所到之处戒备森严,百姓望而生畏。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擅自罢免朝廷任命的侯国官员,用亲信取而代之,这种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了朝廷的权威和秩序。
对于朝廷的慰劳使者,他不仅拒见,还欺骗他们,拒绝接受朝廷的慰劳礼品。当淮南王的所作所为传到朝廷耳中时,让人难以置信。例如,他竟心腹之臣简忌扣留南海王的使者,并烧毁书信,当朝廷追查时,又以简忌患精神病为由包庇他。
刘长不仅判罪无辜之人,滥杀无辜六七人,还滥释许多有罪或死罪之徒。他招揽逃犯和亡命徒,为他们置家室,赐财物爵禄田宅,甚至赐爵位至关内侯,俸禄高至二千石。他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破坏了朝廷的公正和法治。
更甚者,他参与谋反,联络闽越和匈奴发兵响应。谋反事发后,他不仅不配合朝廷调查,还擅杀开章灭口。鉴于刘长的僭越和谋反罪行,众大臣都认为应该处死他。
朝廷严惩不贷,将刘长的同谋者全部诛杀,命淮南王程将其押送到蜀地,一路上用辎车囚载,沿途各县官吏递解入蜀。当时的袁盎劝谏汉文帝说:“陛下一直骄宠淮南王,如今粗暴对待他恐怕不妥。”汉文帝则表示只是想让他尝尝苦头。
所谓的辎车是古代一种豪华舒适的大车子,四周设有帷幔以遮避风雨,既可以运载货物也可以供人卧息其中。刘长所囚的辎车门有封条,押送的官员不敢打开封条,于是刘长感叹自己因为骄纵而陷入困境,最终绝食身亡。真是枉费了昭告天下的“每日食肉五斤,酒二斗”的大好伙食。最终刘长被活活饿死在这个囚车之中。他的悲剧命运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