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后宫妃嫔龙床争宠的三大独门秘方!
在古代的诗篇中,杨贵妃以其倾国倾城的容颜,被赋予了“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美誉。在《长恨歌》中,诗人对杨贵妃的妩媚与美丽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将她比作天上的仙女。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其姿色超群,不仅擅长音律,能歌善舞,更拥有令人羡慕的美容秘方。
大诗人笔下的杨贵妃,原本为寿王的爱妃,却因命数所定,被选入宫中。她在宫中被封为贵妃,为了博得皇帝的宠爱,她精心美容化妆,使用了一款名叫“玉红膏”的美容佳品。“玉红膏”的配方精细,包含了杏仁、滑石、轻粉等多种成分。其中的杏仁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具有滋润皮肤的功效;轻粉色白如雪,能治疗多种皮肤疾病,外敷可美白肌肤;滑石则能吸附皮肤上的刺激物与毒物,遮盖皮肤上的瑕疵。“玉红膏”还加入了龙脑与麝香,这两种成分不仅赋予了香气,还能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与营养状态。鸡蛋清作为粘合剂,不仅能使各种成分紧密结合,还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据文献记载,“玉红膏”能让使用者的面容红润光泽,青春常驻。
与此我们不得不提到另一位历史人物——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天生丽质与善于化妆美容为她赢得了两代皇帝的恩宠。她的美容秘方被收入《新修本草》,名为“天后益母草泽面方”。这个秘方以益母草为主要成分,益母草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在秘方中,益母草需经过特殊的烧炼过程,最终与滑石、胭脂等混合使用,以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武则天由于长期使用这个美容秘方,即使到了高龄仍然保持着美丽的容颜。
这两个古代的美容秘方都充满了神秘与魅力。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古代女性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杨贵妃的“玉红膏”还是武则天的“天后益母草泽面方”,都体现了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与努力。这些美容秘方的存在,不仅让我们对古代女性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美容文化的宝贵资料。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些古代美容秘方中汲取灵感,寻求自然健康的美容方法。三、传世之宝“张贵妃美容面膏”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名叫张丽华的女子,她是南朝的贵妃,拥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张丽华的长发长达七尺,光泽照人,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当她还是孔贵嫔的侍儿时,陈后主便对她一见钟情,视她为心头的至宝。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陈后临朝之际,百官奏国事时,陈后主常常将她放在膝上,共同决策天下大事。尤其是在张丽华为他诞下一子后,更是被立为太子,她在陈后主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为了长久地留住陈后主的欢心,张丽华不懈寻找美容秘方。终于在西王母的《枕中方》中发现了一个美容秘诀。此秘诀使张丽华变得愈发美貌无比,也因此获得了李后主的万般宠爱。这个秘诀就是张贵妃美容面膏的核心内容。
这一美容面膏的秘方是这样制作的:首先选取一枚新鲜的鸡蛋,再取一两重的丹砂。将丹砂研磨成细致的粉末,然后在鸡蛋的一头开一小孔,去掉蛋黄只留下蛋清。接着,将丹砂细末装入鸡蛋清中,用蜡封住小孔。随后,将这个特殊的鸡蛋与其他普通鸡蛋一起交给母鸡孵化。待可爱的小雏鸡孵化出来后,取出那个特殊的蜡封鸡蛋,剥去蛋壳,得到的蛋粉就是美容面膏的主要成分。
据《肘后备急方》记载,“此蛋粉敷面,能使人肌肤细嫩光滑,充满娇媚之态”。丹砂在这里主要是作为红色颜料使用,与蛋清相结合后,不仅能去除面部色素沉着,还能防止皮肤衰老及皱纹的产生。这个秘方是张丽华经常使用的美容秘方,因此被人们称为“张贵妃美容面膏”。
后来,永乐皇帝对这个秘方进行了一些改进,将朱砂换成了胭脂,并加入了少量的卤砂。这个改进后的美容面膏在宫中广受欢迎,后妃们使用之后,个个容颜如玉。这个秘方又获得了“美人红”的美誉。每一个使用过这个秘方的女子,都仿佛得到了张贵妃的庇佑,容颜更加美丽动人。
如今,“张贵妃美容面膏”已经成为历史的传说,但这个传世的秘方仍然在美容界流传着。或许我们无法回到那个金碧辉煌的南朝,无法亲身体验到张贵妃的魅力,但我们可以尝试使用这一秘方,感受那份古老而神秘的美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