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芬普通话(凭借一己之力逼疯整个剧组)
陈建斌被蔡少芬“逼疯”,郑晓龙坦言后悔找她?究竟蔡少芬的普通话有多“致命”?
在拍摄《甄嬛传》的过程中,蔡少芬的语言选择成为了一大笑料。平日里,她以普通话演绎角色,但到了关键的大戏时刻,为了更真实地表达情感,她选择使用粤语来念台词。这让剧组的演员们倍感困扰,尤其是陈建斌和毛晓彤。陈建斌在片场时常因为听不懂蔡少芬的粤语而皱眉,甚至无奈地喊出“饶命”。毛晓彤也曾表示,蔡少芬的粤语让她措手不及,只能努力寻找她说话的尾音来接台词。
即便蔡少芬的普通话带有一定的挑战,她的演技仍然令人佩服。她成功演绎了皇后的端庄大气和各种情绪仪态。显然,语言并不是妨碍演员发挥演技的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陈建斌曾在节目中爆料,《甄嬛传》剧组曾考虑为他加一场盛大的出游戏。经过查阅资料后发现,雍正帝在位期间忙于政事,根本没有出游的时间,因此这个戏份被遗憾地删掉了。这再次证明,《甄嬛传》虽然是一部虚构作品,但在历史背景下必须遵循历史规律。除了这一历史改编之外,《甄嬛传》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删减。原著中安陵容和甄嬛的恩怨情仇被删减得几乎无法辨认,而胡蕴蓉这一角色的故事线也被砍掉。这些人物的故事都如此精彩,为何会被删减呢?这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的疑惑。
更令人惊讶的是,《甄嬛传》正片也存在删改。例如安陵容倒戈进入皇后阵营后,两人凑在一起的小会也存在删减情况。早期的官方片花中曾存在另一段对话,但在播出的版本中已经被删减。这些删减引起了观众的广泛讨论和争议。有些观众认为删减是必要的,以保证剧情的紧凑性和连贯性;而有些观众则认为这些删减让剧情变得不完整,令人遗憾。但无论如何,《甄嬛传》依然是一部备受喜爱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精彩的宫廷斗争,更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丰富。这些删减和改动也让人们更加关注剧情背后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心理,进一步引发了观众的思考和讨论。在《甄嬛传》这部作品中,安陵容与甄嬛的身世背景虽然各异,但命运却将他们紧紧捆绑在一起。有人刻意挑拨两者之间的关系,给安陵容制造危机感,暗中煽风点火,这也难怪安陵容会迅速走向黑化之路。
或许你熟知安陵容与皇后之间的对话,但在长街上,安陵容与宝娟的一段对话却常常让人印象深刻。那是在第九集沈眉庄落水之后,安陵容带着宝娟匆匆走过长街,她口中喃喃自语,眼下最得宠的是甄姐姐,究竟是谁如此狠心,将沈姐姐推入水中。这段对话在正式剧集里并未出现,让人对剧情产生了更多的遐想。
除了这些被删减的剧情,《甄嬛传》在配音方面也有所改动。观看时,观众时常会发现配音与演员的口型并不匹配。蔡少芬的配音从一开始就是为她量身打造,与此不同,其他演员在片花中使用的都是自己的原声。对比片花和正片,不难发现二者之间有许多出入。
例如,当皇后谋害纯元的事被识破,皇上连夜审问宜修时,正片中皇上反复提及纯元的名字,但在片花里,陈建斌所饰演的皇上呼之欲出的却是“宛宛”。再比如,在皇上床上挣扎、被气得七窍生烟的剧情中,正片里甄嬛劝诫皇上动怒无益于龙体安泰,而片花中甄嬛则直言不讳地指出动怒只会催发金丹和朱砂的药性,让皇上毒发。
剧中口型对不上的地方远不止这些,让人不禁好奇最初的《甄嬛传》究竟有多精彩。那些被删改的剧情和配音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深意,真是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