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豹和孙连城(逆天而行不懂站队注定失败然而失败者不懂权力却懂宇宙观)
杨戬,四星之尊,其神话般的形象背后隐藏着对心理学的深度解读。在《封神榜》的正版故事中,申公豹以其野心家的形象呈现。封神之战背后并非单纯的商周之争,实则是一场仙界的权力角逐。在这其中,鸿钧老祖的三个弟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道统理念。
元始天尊所阐述的阐教将万物分三六九等,依才教化;而通天教主所传的截教则主张万物平等,有教无类。在权力讲究论资排序的体系中,阐教似乎更符合天道,而天道究竟是什么?借助商周之战的封神排序得以显现。截教在这场权力斗争中注定不能取胜,因为一旦平等,权力的层级如何维系?
截教的失败之后,一些仙辈虽被象征性地封神,但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权力运作。以申公豹为例,明明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却帮助截教。在新神榜:杨戬中,他揭示出所谓的封神实则是一场发配边疆的阴谋。被封为分水将军,看似荣耀,实则明升暗贬。
在这部电影中,申公豹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作为一个在权力斗争中落败的角色,他失魂落魄、充满故事的脸庞展现出了复杂的情感。这不禁让人思考,权力更迭的荒唐与无趣,乃至整个人类历史都显得滑稽可笑。
远离权力斗争但依旧充当保护者的落魄男人形象,如申公豹保护沉香,成为了我最喜欢的角色。在权力的交替斗争中,失败落魄的人物通常都散发出别样的韵味。这让我想起了《人民的名义》中的宇宙区区长孙连城。他在面对权力的斗争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没有顺应“道”,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内心所想。尽管被领导敲打、责骂,他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选择了离开政治的舞台,成为少年宫的校外辅导员,带着孩子看星星,过上了有趣的生活。孙连城并不是一个政治牺牲品,他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复杂,表面随和顺服,内心却充满了怨气。他对权力的厌倦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在这个角度上,他与申公豹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角色,却展现出了别样的韵味和魅力。尽管他们面临困境和挑战但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反观那些权力斗争中的胜利者如李达康他们虽然赢得了权力却未必赢得了人心。权力的斗争永远是一个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但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真实和坚持自己的信念。李达康在回炉班中,对孙连城进行了激烈的挑战。他故意激怒孙连城,点名批评,其实是在逼迫孙连城辞职。面对这种压力,孙连城被逼到了绝境,他愤怒地回应:“你们让我们怎么作为?”
孙连城成为宇宙区的区长,似乎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光明区虽小,但权力的斗争在这里却显得尤为激烈。孙连城常常感到这种斗争的可笑和无奈。尤其是最近几年,他对天文学产生了狂热的兴趣,探索宇宙的浩渺和时空的无限,让他重新审视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
他常常自问,人类究竟算什么?是蚂蚁?是尘埃?或许我们甚至高估了自身的地位。他思考着宇宙中存在的亿万颗类似地球的行星,是否有某一颗星球上存在着比人类更高级的生命。如果有一天,外星生命真的来到地球,那么地球上的所有权力斗争或许都将变得毫无意义,包括李达康、高育良、沙瑞金等人,都将成为微不足道的存在。
孙连城的心灵得到了开悟,心态也逐渐平和。他不再过分在意权力的斗争,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宇宙。他意识到自己的眼界已经超越了地球,胸怀宇宙。从此,他不再为琐事烦恼,只关注自己内心的追求和对宇宙的探索。
孙连城与申公豹一样,坚持自己的信念,逆天而行。他们注重众生平等,关注民生节省,却不懂权力的游戏。或许他们注定会失败,但他们的胸怀宇宙,他们的浪漫情怀,却是李达康等人未必能理解的。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这种精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