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我相信》致信 老布鞋 我相信 择
《我相信》第二集:单霁翔、阿朵和苏唐诗,用信念书写文化遗产的传承故事
8月12日晚,一场感人至深的原创人文书信体节目《我相信》第二集在东方卫视播出,引发观众的强烈反响。节目中,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新民族音乐发起人阿朵和古建筑摄影师苏唐诗,共同以书信为载体,分享了自己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动人故事。他们基于共同的信念——“择一业,终一生”,向世界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数字技术的虚拟“信件博物馆”中,单霁翔院长以自述信的形式为节目开篇。他选择了北京老布鞋作为自己“择一业,终一生”的信念象征。这双老布鞋陪伴他从童年到暮年,走过求学、工作、抢救文化遗产的漫长历程,见证了他致力于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的人生路。
观众们通过影视拍摄镜头,直观体验了书信背后的信念故事。老布鞋陪伴单霁翔走遍老北京的历史街区,走遍故宫的每一个角落。数不清的老布鞋,见证了他作为故宫守门人的平生。展信人韩雪邀请单霁翔回顾信念之路的缘起,他坦言自己与故宫的缘分源于童年对四合院的热爱。
单霁翔年轻时曾辗转过多个工作,物理、化学、机械等各方面知识均有涉猎。在日本留学期间,京都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平衡给他带来了深刻的触动。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的精神点燃了他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火种。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单霁翔将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作为毕生事业。如今虽已退休,但他仍遍访中国各地的遗产地,致力于推动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新民族音乐发起人阿朵则以书信的形式分享了自己在音乐创作中的坚持与执着。她通过音乐传递民族文化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民族音乐。古建筑摄影师苏唐诗则用相机记录下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通过照片展现古建筑的韵味和历史的厚重感。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去。
节目现场,三位嘉宾还与其他观众分享了更多的信念故事和人生感悟。他们用信念书写了文化遗产的传承故事,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观众们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纷纷表示要更加珍惜和传承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单霁翔虽已退休,但他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依然带着他的老布鞋,走遍祖国千山万水,走进中国的世界遗产地,讲好中国的世界遗产故事,推动世界遗产的成功申报。他的信念和执着,将永远激励着更多的人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努力。
这场节目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信念和人生目标,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好我们的文化遗产。正如节目名称《我相信》所示,我们要有信念,有勇气,去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自2004年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以来,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可谓一路凯歌。霁翔如数家珍地细数着这些年中国的申遗足迹,从澳门历史城区到殷墟,再到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虽然中国的申遗之路比西方国家晚了13年,但发展势头迅猛,如今已傲居世界遗产拥有国家之首。
这一喜讯在节目播出后迅速引发网友关注,中国是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话题瞬间引爆社交网络。中国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已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激发了网友们的爱国情怀。他们纷纷向包括单霁翔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者们表达敬意,赞赏他们为守护祖国文化遗产所付出的努力。
单霁翔,这位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相连的人物,始终坚守在保护第一线。他穿着那双熟悉的老布鞋,行走在祖国的山河之间,致力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我会一直工作下去,专注于自己的领域,综合地、深入地研究。”他的信念坚定,令人敬佩。
《我相信》第二期节目延续了首集的精彩,单霁翔嘉宾的分享让观众耳目一新。不少网友表示,这期节目不仅展现了文化传承的艰辛与智慧,更给当下的年轻人带来了职业态度上的启迪和思考。信念的力量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节目播出当天,《我相信》联合中国移动咪咕、东方卫视和南方周末展开全网“我相信”投票,邀请网友分享自己的信念。这一活动迅速引发网友热议,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信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相信》不仅聚合了新媒体、卫视、纸媒三大内容引擎,以创新思维打造人文综艺,更展示了中国移动咪咕的原创实力和为社会提供正能量的决心。东方卫视作为具有创新力的省级卫视,持续打造优质“人文”内容矩阵的尝试,彰显了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与品格。
每周五20:30,《我相信》在咪咕视频与东方卫视联合独播,每周六12:00则在咪咕视频会员尊享版上线。更多信念故事等待观众打开,每一个信念都值得被珍视和传递。《我相信》展现了信念的力量,为观众带来无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