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 打败荆轲的秦始皇才是武林高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位战国时期的勇士在易水岸边留下的歌谣,其激情澎湃的旋律至今仍让人心生感动。
对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无疑是一个悲壮且感人的传奇,但它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一些难以解开的谜团。
荆轲刺秦王前的准备可谓周全,燕国为了这次行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牺牲了朋友樊於期,将他的人头作为献给秦王的礼物。据传樊於期曾是秦国的大将,因战败而逃亡到燕国,被太子丹收留。当荆轲请求樊於期自杀以完成刺杀计划时,太子丹内心无疑承受着巨大的悲痛。
在《史记》的记载中,荆轲在准备刺杀秦王时,除了樊於期的牺牲,还有至少一两人成为了试验品,用以测试荆轲所持利刃的杀伤力。可见,为了这次刺杀行动,燕国可谓是下了血本。
在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后,荆轲却没有急于出发前往秦国,这引发了太子丹的怀疑。但荆轲表示,他正在等待一个伴侣一同前往。最终,他没有等到心中所期待的人,而是与燕国希望收复东北的秦舞阳一同踏上了征程。
那么,荆轲等待的人究竟是谁呢?有人传言是一位名叫盖聂的剑客,他被誉为当时中国的第一剑客。关于盖聂的故事,我们日后再说。
荆轲抵达秦国后,通过秦国大臣的引见,他献上了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的地图,巧妙地将剧毒藏在其中。秦王召见了荆轲,在验明正身的过程中,荆轲抓住了机会进行刺杀。毫无防备的秦王竟然成功躲过了这一致命一击。在随后的纠缠中,秦王拔出剑来将荆轲刺成重伤。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并没有秦国的卫士参与,仅仅是荆轲和秦王之间的对决。拥有剧毒的荆轲竟然未能触碰到秦王的身体,而等到秦王拔出剑时,荆轲已身受重伤。
如果仅从这一过程来看,无论是称之为剑客还是刺客,荆轲的表现都堪称失利。
至于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历史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秦王本身就是一个武林高手,其剑术和身手都在荆轲之上。有史料记载,秦王为了证明自己的剑术曾与盖聂一较高下,虽然最终未能获胜,但这足以证明秦始皇的剑术在当时是极为出色的。
还有一个原因来自荆轲临死前的自述。他说:“大事之所以没能成功,是因为我想活捉你(秦王),迫使你订立归还诸侯们土地的契约回报太子。”这意味着荆轲当时的意图并非仅仅是刺杀秦王,而是想要活捉他。
这一传奇故事不仅展现了荆轲的英勇与悲壮,也揭示了历史的复杂与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