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后于禁是什么结局?孙权是如何待他的-

天天娱乐 2025-08-04 02:06www.verzenio.cn娱乐八卦网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在襄樊之战中遭遇困境。因连绵秋雨,汉水暴涨,导致他所率领的七军被淹没,于禁本人也被生擒。关羽并未杀他。后来,在荆州失守、关羽败亡后,于禁被孙权从狱中释放。按常理,作为俘虏的于禁可能会被孙权贬损甚至处死,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孙权对于禁礼遇有加。

孙权与于禁的关系引发了一位谋士虞翻的不满。虞翻曾在公共场合大声呵斥于禁,指责他胆敢与君主并马同行,并试图用马鞭击打他,但被孙权当场制止。在宴会上,当于禁因听到歌舞而落泪时,虞翻再次指责他是在装可怜以求赦免。孙权对于禁的不平待遇感到不悦。

虞翻似乎忘记了自己也曾建议投降的事实。尽管他的言辞犀利,但孙权并未受他影响。当孙权决定送于禁回魏国时,虞翻依然坚持建议杀掉于禁,但同样未被采纳。尽管遭受虞翻的指责,于禁仍然盛赞他的品格,展现了一个心胸宽广的将军形象。

那么,孙权为何对于禁如此优待呢?孙权希望与魏国建立友好关系。作为已经向曹丕称臣的孙权,不能轻易杀掉魏国的大将,否则将损害两国之间的信任。于禁的投降并非出于个人意愿。在已经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保全士兵的性命,他被迫投降关羽。有人可能会认为投降是可耻的,但我们必须区分不同的情况。于禁的人格魅力也是孙权优待他的原因之一。他在曹魏的战功和战绩不容忽视。于禁在遭受虞翻羞辱后依然保持冷静和理智,赢得了孙权的欣赏和尊重。

孙权对于禁的优待并非无的放矢。在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孙权需要考虑的因素远非表面上的恩怨和个人的情感所能涵盖。他对于于禁的优待既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于禁个人的品格和魅力。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复杂局势,也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

Copyright © 2019-2025 www.verzenio.cn 娱乐八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娱乐新闻,韩国娱乐圈,娱乐八卦,门事件,最新电影,最新电视剧,好看的电视剧,电视剧排行榜,女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