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枕头越软越舒服 古人睡觉为什么要用又高
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古人独特的睡眠习惯,你是否感到好奇呢?今天,趣怪网小编带你走进古人的枕边世界,一起探索古人枕头的奥秘。
在古代,人们并不像现代这样轻松选择柔软的枕头。相反,他们选择的是又高又硬的瓷枕、玉枕等。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这些硬邦邦、冷冰冰的枕头,在寒冷的冬天里,古人怎么能枕得下去呢?难道他们的抗寒能力都特别强吗?其实,古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枕头,背后隐藏着许多秘密。
说到枕头,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那时候的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枕头对于睡眠的重要性。他们发现用石头作为枕头能够帮助更好地休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枕头逐渐分化为硬枕和软枕两种。硬枕的材料如瓷器、玉石、金、银等纷纷出现;而软枕则主要由布匹和动物毛皮制成,内部填充碎布等物。在那个时代,由于硬枕的材料相对便宜且容易获取,因此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硬枕的身影。
其中,古时候的瓷枕最大的功效在于纳凉消暑。炎热的夏天里,没有空调和电扇的古人,依靠的自然风和手中的蒲扇往往难以消解酷暑。这时,冰凉的瓷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们在睡觉时,身体会散发大量热量,使得各个部位温度上升。这时,头部的炎热感觉可能会影响睡眠。而软枕头由于填充物不易透气,难以将热量散发出去,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瓷枕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好的枕头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治疗头痛、头晕也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纳凉消暑的功效外,瓷枕还有一定的养生作用。中国人烧制的瓷器外层有一层釉面,这种材质对人们的休息有很大的帮助。人的脖颈连接着多个重要穴位,是气血流通的要道。瓷枕的冰凉感能够贯通血液流动,帮助身体快速运转,消除一天的疲劳。这样,人们第二天早上醒来时,会感到身体轻盈如燕,精神焕发,准备好迎接新一天的工作和劳作。
古人在瓷枕上还会刻上警句或图画来警醒自己。他们可能把有代表性的壁画或花卉印在瓷枕上,既具有观赏价值又能展现个人的情操和情怀。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古人在选择使用瓷枕时必定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有些道理我们可能尚未完全理解,但它的效果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让我们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