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降雪历史之最(你知道么?海南岛历史上也
海南岛上的雪与霜——一种历史的奇遇
提到海南,大家首先浮现的往往是三亚的金色沙滩、阳光普照的美景以及热带水果的香气。如果提及海南的雪,那简直就像是在讲述一个异域神话。
海南岛,位于热带北缘,拥有热带季风气候,被誉为“天然大温室”。这里常年温暖如春,年均气温稳定在22至27℃。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及下雪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你知道吗?其实海南也曾经历过雪的洗礼。
在2018年,全国多地雪花纷飞,而海南依旧阳光普照。但这并不表示海南从未见过雪。让我为你揭晓一段历史之谜:什么是“小冰期”。小冰期,指的是全球气候进入的一个寒冷时期,大约从15世纪末期持续到21世纪初期。在我国,这段时间被称为“明清小冰期”。在这个相对寒冷的气候时期,我国热带地区的雪、霜、冻灾的次数明显增多。
历史记载中,明清时期的海南雪线明显比现代更偏南。早在1893年前后的几年中,广东、广西沿海地区和海南的琼山均有降雪出现,距今已逾百年。那年的冬天对于海南来说格外寒冷。据中国天气网记载,海南历史最低气温出现在1963年1月15日,白沙黎族自治县的气温低至零下1.4℃。那个时期,海南霜冻频繁,寒气导致植物、老人及牛畜遭受损失。
让我们具体回顾一下海南的雪天历史:明正德元年(1506年),万州冬天出现了雨雪;七年后的冬天,万州再次全州降雪。在临高县,崇祯九年腊月十五日的那场雪下了三日三夜,树木几乎全部枯死。清康熙二十二年冬天,文昌市遭遇了严寒和雨雪,海鱼被冻死,椰子树也大多枯萎;次年冬天,临高县同样遭受了霜冻的侵袭。更令人震惊的是,清康熙四十二年冬天,海口市琼山区遭遇雨雪如霜的袭击,草树枯萎,槟榔死伤过半。那些年冬天的雪,给海南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寒冷的气息。在清朝的光绪年间(尤其是1893年),海口市琼山区再次出现了降雪。距离那场雪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多年。对比之下,上海十年未曾下的大雪会让多少人激动不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上海的雪景照片吧!这些照片或许能让那些未曾见过雪的读者们解馋一番。尽管现在海南岛依旧阳光明媚、四季如春,但这些关于雪的历史记载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另一个时空——那是属于海南的雪与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