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最后一次亲征,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犹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和英雄传奇。今天,奇闻网的小编带你走进明朝的一段震撼人心的故事。
关于明武宗御驾亲征的次数,历史上众说纷纭。明朝的史学家王世贞认为有十次,在我看来,其中的一次平定叛乱实则与我们所熟知的英勇皇帝明武宗紧密相连。这一次,明武宗用行动证明了皇帝也可以英勇善战。
那是明朝正德十二年八月初一,明武宗突然微服出宫,只带数十名亲随,悄然来到了昌平。直到第二天,朝中大臣才发现皇帝不见了,一片惊慌失措中,只得不断上书请求皇帝回宫。由于巡关御史张钦的坚守,明武宗并未通过居庸关,只得无奈回京。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八月中下旬,明武宗趁夜色从德胜门溜出,成功突破了居庸关,来到了宣府。
在这里,明武宗命令太监谷大用守关,并亲自前往阳和,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他向户部下达指令,拨付一百万两银子用于宣府的军事准备。当战争的脚步逼近,明武宗来到顺圣川时,接到了前线的战报——小王子率领五万骑兵入侵明朝边境,围困了应州。
小王子是明朝对蒙古部首领的尊称。随着瓦剌的衰落,鞑靼部逐渐崛起,不断侵扰明朝边境。明武宗渴望像他的先祖那样荡平漠北,因此一直梦想亲临边地征战。这次小王子的进攻给了明武宗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他亲自指挥,率领诸将前往救援。在激战中,明武宗甚至想要亲自上阵,但被随行人员及时阻止。经过一场殊死搏斗,鞑靼被击退。这场战役被称为应州大捷。
许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是明武宗的英勇体现。战后,明武宗兴奋地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封赏,甚至自己也被封为“威武大将军公爵”。尽管战果看似辉煌,但据明朝官方档案记载,“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尽管如此,“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小王子入侵应州的目的并非攻城略地,而是为了劫掠。这次意外遭遇明军的强力抵抗使他意识到明朝的防备已经加强,因此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小王子不再深入明朝边境。应该说明武宗的这场战争虽规模不大却收到了奇效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历史的长河中这一事件虽只是短暂的浪花但在明武宗的生涯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