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台风历史之最(湛江历史上的洪灾回顾197
在中原大地的河南,近日暴雨如注,郑州的街头巷尾被洪流淹没,让人揪心不已。预计未来两天,暴雨仍将持续侵袭这片热土,河南的同胞们,请一定要挺住!
说起洪灾,湛江的网友们或许不太熟悉。雷州半岛虽干旱,但江河之地总伴随着洪灾的威胁。吴川、廉江等地,历史上洪灾频发,堪称重灾区。让我们回溯历史长河,讲述那些地方志中记载的洪灾浩劫。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吴川县遭受连续大雨侵袭,从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的大雨如注,摧毁了无数民房,晚稻歉收。雍正八年(1730年),石城七月大水泛滥,沿河民舍遭受巨大损失。乾隆九年(1744年),吴川县遭遇大水与蝗虫双重灾害,田间的作物被蚕食殆尽。诸如此类的洪灾记录,不胜枚举。
民国三年(1914年),廉江县夏大雨成灾,全县崩田、倒塌房屋无数,死伤惨重。同年七月,鉴江大水肆虐,吴川县梅菉洪水位高涨至7.28米,洪峰流量惊人。建国前,这样的洪水灾难频繁发生,除了吴川廉江,遂溪和徐闻也遭受了类似的灾难。除了暴雨引发的江河水涨,台风和海潮引发的“风潮类”灾害也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损失。
建国后,大小洪水仍然时有发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976年的大洪水。那一年9月19日,受台风影响,湛江地区普降大暴雨。吴川黄坡乡的日降雨量达到了惊人的679.1毫米。那几天,鉴江、九洲江洪水暴涨,梅菉站的水位高达7.4米,洪峰流量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场洪水给全市带来了巨大损失,许多村庄被洪水包围,农田被淹,损失惨重。
当年的村民回忆道:“村里如同一片汪洋大海,庄稼、水塘、小东江都消失了,只是白茫茫的一片。”房屋倒塌,家园被毁,给村民们带来了无尽的恐惧和无助感。这场洪水的破坏力如此巨大,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暴雨的两个中心造成了山洪暴发;二是鉴江出水口狭窄,流速慢,消水不快;三是排洪水闸因停电无法开闸,导致洪水泛滥。
时光荏苒,四十多年过去了,湛江的排洪水利设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虽然暴雨引发的水灾仍然难以完全避免,但台风引发的风潮仍是潜在的威胁。经历过洪水灾害的你,是否有故事想要分享?欢迎留言讨论。让我们一起为那些挺过灾难的人们致敬,也为未来的安全防范措施进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