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有过角杯类酒器 青铜文化后消失唐时又突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也曾流行过角杯这一独特的酒器。自青铜文化兴盛之后,角杯虽一度淡出主流社会生活,却在某个时期重新焕发生机,引发人们无尽的思索。
近日,我有幸在一位金银器收藏家手中目睹了一件联珠纹羚羊角银杯,它那独特的设计让我为之倾倒。这件银杯让我对角杯的历史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说到角杯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及唐代,这是一个酒文化昌盛的时代。当时不仅留下了众多瓷器类酒器,更有大量金银酒器问世,这些酒器可分为煮酒、贮酒、饮酒和罚酒四大类。比如陕西西郊唐墓出土的唐三彩象牙首杯,其设计巧妙地将象鼻子上卷作为把手,别具一格。
仿制角杯的唐三彩角杯不胜枚举,如陕西博物馆收藏的三彩龙首杯、河南郑州后庄王唐墓出土的三彩孔雀杯等。这些角杯的样式丰富多样,反映了唐代酒文化的繁荣和人们对酒器的热爱。
若细加分类,角形杯主要有两种形式:平式角杯与立式角杯。平式角杯基本保留了羊角的原始形状,无需底座,通常通过绳索系挂,适合游牧民族的使用。而立式角杯则独具特色,它在角杯底部设有底座,或直接在角杯下安装,使角杯能够稳定地置于地面或桌上。如前文提到的联珠纹羚羊角杯便属于此类。
比较这两种类型的角杯,虽然都保留了角形,但却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使用场景。平式角杯更适合游牧生活,而立式角杯则更适合稳定的定居生活,可能更受农耕定居生活的青睐。显然,立式角杯在设计上较平式角杯更为先进。
回想酒器的起源,我们得明白酒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诞生的。在远古时代,没有酒,也就没有酒器。随着人类酿酒技术的进步和饮酒水平的提高,开始出现了专门的饮酒器皿,角形器、竹筒等也被用于盛酒。
龙山文化虽然没有发现牛角杯,但已经有了成套的酒器,如陶盉、陶碗、陶杯等。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酒器也同样丰富多样。商周时期的酒器更是多种多样,有陶质和青铜类饮酒器,如觚、觯、杯等。还有一种兕觥,便是仿牛角杯而来的。这些酒器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人们对酒的热爱和对饮酒文化的不断探索。
角杯作为酒器的一种,其历史源远流长,类型和样式丰富多彩。它不仅见证了我国酒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