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日变破产日 必备苹果三件套成主流买买买
随着夏季的结束,大学开学季的脚步愈发临近。在这个充满期待的时刻,许多新晋大学生开始着手准备开学所需的物品。这是一个既令人激动又繁忙的时刻,因为不仅学生们在为自己未来的校园生活做准备,家长们也在为子女的学业生涯投入大量的心血和物质支持。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有些家长为了子女的开学装备不惜花费巨额资金,甚至达到了三个月的薪水。这其中,iPhone、iPad和MacBook的“苹果三件套”成为了标配,生活用品也是一应俱全。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被戏称为“开学日变破产日”。
在太湖学院,新生小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展示了她的开学物品清单。清单上详细列出了衣帽、学习、生活用品以及电子产品等多个类别。她强调,列清单是为了确保不遗漏任何必需品,而且很多东西家里都有,无需额外购买。清单上的苹果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却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两者的花费就超过了一万元。她说,相比于其他同学,她的花费只是中等水平。
在家长群体中,这种开销也引发了热议。一位家长胡先生表示,在为儿子购买iPhone、iPad和MacBook后,又需要购买品牌行李箱等生活用品以及四季的衣物,这些费用加起来几乎耗尽了他三个月的薪水。另一位家长更是坦言,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已经申请了助学贷款,但仍不能满足儿子的所有需求。但即使经济状况紧张,他们也不愿在孩子的“入学装备”上亏待孩子,只希望孩子到了学校能专心学习。
走访电子产品卖场,准大学生们成了消费的主力军。商家们针对这一特殊时期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只要学生拿出录取通知书就能享受优惠。据一份调查显示,手机是准大学生的最爱,而基本的“入学装备”整体花费至少8000元。专家分析认为,开学日变成“破产日”的现象,背后是父母的“犒赏心理”、新生的“邀功心理”以及商家的利诱共同作用的结果。
专家提醒,父母不必因为孩子苦学多年终于考上大学而产生“犒赏心理”,这样容易导致非理性消费,也会让孩子滋生相互攀比的心理,这对孩子的成长并无益处。应该理性看待开学装备,注重实用性和必要性,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消费。让孩子们明白,开学装备不是攀比的工具,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学习而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