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奇闻奇网的小编今天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国名将赵奢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长河,聆听那波澜壮阔的故事。
公元前260年,赵国与秦国在长平对峙。此时的赵奢已经离世,他的儿子赵括被派去带领赵军对抗秦军。在长平之战的背景下,赵孝成王急于求胜,听信了秦军的谣言,用赵括替代了廉颇。很多人会问,为何赵奢仅凭一场阏与之战就赢得了名将的地位?
让我们回溯到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提议追封历史名将,并设立庙宇以示纪念。在众多名将中,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并被列入庙享名单。他的成名之战便是阏与之战。那么,这场战役为何如此重要呢?
阏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9年,是赵国名将赵奢率军对抗秦军的一次重要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阏与(今山西和顺),这个地方对于赵国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在太原盆地和华北平原之间,太行山横亘其间,从晋阳(今山西太原)到邯郸(今河北邯郸)的道路只有两条,都经过阏与。如果阏与失守,赵国的疆域将被一分为二,首尾不能相顾。显然,这对于赵国来说是致命的。秦国的目光毒辣,企图通过攻占阏与来分割赵国,从而各个击破。
赵孝成王的父亲在得知秦国攻占阏与后,立即召集大臣商讨对策。廉颇、乐乘等人都认为阏与无法救援,因为太行山道过于崎岖。赵奢看到了大局,认为阏与必须救援。他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带领军队救援阏与。
赵奢率军救援阏与,出城三十里后却停滞不前。他并非畏惧秦军,而是以这种策略来麻痹秦军。等到秦军放松警惕之际,赵奢当即下令全军轻装前进,绕过武安,仅用两天一夜便急行军到阏与。在这场战役中,赵奢展现了他丰富的军事思想。他灵活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战术原则,“告之不被,示之不能”,“能为敌司命”,“居高临下”。最终,赵奢成功解围阏与,秦军大败。这场战役不仅挽救了赵国的命运,也粉碎了秦国的阴谋。这场战役对后世的战争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赵奢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与士卒感情深厚,这也是他能战胜秦国大军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场阏与之战奠定了赵奢的名将地位,使他能够与白起、廉颇、王翦、李牧等伟大将领相提并论。这些历史名将共同铸就了春秋战国的辉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