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发现牙齿化石 揭示北京猿人生活细节
导读:失而复得的牙齿化石传奇!岁月流转,尘封的历史被悄然揭开。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进化博物馆内,一段尘封的记忆被唤醒——北京猿人的牙齿化石意外现身。当时,古生物学家在博物馆的某个角落,发现了四十个早已被遗忘的盒子,其中一颗牙齿化石重见天日。这颗牙齿化石见证了人类历史的沧桑巨变,为我们揭示了北京猿人在距今约七十五万至二十万年前的生活细节。
故事从网络配图开始。在进化博物馆发现的这颗牙齿是一颗磨损的犬齿。科学家们推测它的主人是一位古时的妇女。这颗牙齿的主人可能习惯于啃食骨头和坚果,岁月留下的痕迹见证了她的生活点滴。北京猿人的化石最初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北京周口店被发现的,然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混乱,大部分化石不幸遗失。
直到2011年,古生物学家在进化博物馆的一个未曾开启的盒子内意外发现了这颗未曾被研究过的牙齿化石。据传,这个盒子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从中国运至瑞典的。这颗牙齿的研究引起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两位古生物学家的兴趣。他们的研究成果刊登在《人类学学报》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迅速确定这颗牙齿属于一名北京猿人的犬齿。研究团队的成员、发现牙齿的皮尔·阿赫伯格表示:“这是一项激动人心的发现。我们能够从中发现许多细节,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个体的生活。”
这颗牙齿的牙冠相对较小,显示出主人的性别为女性。牙齿磨损严重,表明她在去世时年龄已经较大。珐琅质上的两处较大缺口可能是因咬硬物或年龄所致。其中一处缺口的磨损程度表明,这些缺口是在妇女去世前多年形成的。
阿赫伯格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指出,这名妇女的死亡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这在当时已算是高龄。此前的研究表明北京猿人懂得用火取暖、穿兽皮。第一批史前人类祖先的化石是由乌普萨拉大学的师丹斯基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发现的。这些化石以及一颗牙齿化石曾在进化博物馆展出。自二战结束造成的混乱以来,北京猿人的化石失去了大部分,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才被重新发现。阿赫伯格说:“北京猿人的化石损失是古生物学最大的谜团之一,也是最惨痛的损失之一。”现在我们知道古人类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这颗牙齿化石为我们揭示了更多关于人类起源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