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为何人人都在说“自我”?
新来的应届毕业生满脸困惑地问我:“我总被认为是太‘自我’,同事们觉得我没礼貌、不懂人情世故,我该如何理解自己的这种‘自我’,是错的吗?”我微笑着回应:“年轻人,‘自我’是一种态度,关键在于你是如何定义它。是坚持自我,还是过于自我而忽视他人?”
又有同事向我倾诉:“在公司工作感觉失去了‘自我’,领导不采纳我的意见,总是挑我刺。上班不自由,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我想辞职,寻求新的环境,这样做对吗?”我沉思后回答:“真正的‘自我’并非随心所欲的自由,而是懂得自我约束,听取他人的意见,从中完善自己。你是否准备好放下一些自由,换取成长和尊重?”
还有朋友向我抱怨:“我不想回家相亲,不想被束缚,结婚后更没‘自我’空间。我觉得结婚是找罪受,不想走入婚姻。”我告诉他:“‘自我’并不意味着逃避责任。真正的‘自我’是勇敢面对生活的选择,而不是逃避问题的借口。”
对于那位迷茫的小妹妹:“我不知道何为真正的‘自我’,不知道自己的喜好和追求。别人能定义我,但我对自己感到茫然。”我鼓励她:“真正的‘自我’不仅是自我发现的过程,也是自我肯定和取舍的过程。勇敢去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
这个世界似乎越来越强调“自我”,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个性。但真正的“自我”到底是冷酷、漠然、决绝,还是淡然、果断呢?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和运用它。那些真正懂得“自我”的人,往往是那些能够平衡个人自由与他人需求的人。他们知道如何在追求个人自由的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他们不会因为过于自我而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他们真正理解了“自我”的真谛:尊重自己,同时也尊重他人。他们在“自我”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种平衡,活得心满意足。而那些过分追求自我、漠视他人的人往往会失去周围人的支持和尊重。“自我”是一把双刃剑,玩得适度则能自娱自乐,过度则可能害人害己。我们要慎玩“自我”,懂得何时何地以及如何运用它才能真正地活出自我。对于还在寻找自我的年轻人来说,不必急于追求所谓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真正的成功是在于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然后勇敢地追求它们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判断力懂得取舍和包容最终找到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