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当初也是落后国家 吴国当时是怎么崛起,击败
春秋初期的吴国,地处东南沿海,一直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这个国家不仅文化落后,经济、政治也一度萎靡不振。吴国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地势险恶、潮湿,又有江海之患,君主无法守御,民众无依无靠,仓库不设,田畴不垦。这个看似落后的国家却实现了惊人的跨越式发展,甚至差点灭掉强大的楚国。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吴国崛起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晋国的强力扶持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在邲之战中战胜晋国,成为天下霸主。他的大臣巫臣却逃到了晋国。公元前584年,巫臣向晋国献策,联合东南的吴国共同对付楚国。于是,巫臣来到吴国,传授了军事技术,包括射御、战车驾驶、战术布阵等。吴国的军事技术由此得到了大幅提升。晋国还把自己的先进技术全部交给了吴国,为吴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吴国的招贤纳士
吴国虽然得到了晋国的帮助,但仍需更多的人才来推动发展。吴王阖闾意识到这一点,大力招揽人才。在他还是公子的时候,就已经暗中召集了不少人才。继位后,他更是以仁义闻名于诸侯,任用贤能之士。其中,伍子胥和孙武是吴国的两大支柱。在对付楚国时,虽然吴国兵力不多,但在孙武、伍子胥的率领下,吴国大破楚军,取得了辉煌战绩。
三、吴王阖闾的全面改革
吴国的崛起离不开一位贤明的君主——吴王阖闾。他任用伍子胥、孙武等人对吴国国政进行全面改革。吴国开始建立城郭、设立守备、充实仓廪、整治兵库。吴王阖闾还鼓励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工程。在军事方面,孙武对吴军进行全面整编和训练,大大提高了吴军的战斗力。
吴王阖闾的生活十分俭朴,以身作则,与民同劳。他关心民众疾苦,亲自巡视孤寡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军队中,他分享食物给士兵后才肯享用,这种体恤民情的行为使民众心甘情愿为吴国效力。正是在吴王阖闾的感召下,“民不罢劳,死知不旷”,吴国得以迅速崛起。
吴国的崛起并非偶然。晋国的大力扶持、吴国的招贤纳士以及吴王阖闾的全面改革共同推动了吴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吴国不断吸收中原的先进技术文化,与周边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吴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为强大的国家。参考文献:《吴越春秋》、《史记》和《春秋左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