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军投了日本原子弹而不对德国丢?
在二战的尾声,尽管大部分法西斯国家已经认清形势选择了投降,但日军仍顽强抵抗,继续其残忍的杀戮行为。日本天皇甚至计划实施“一亿玉碎”行动,无视各国的劝告。为了迫使日本停止其侵略行为,削弱其作战能力,1945年,美军对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投下了两颗原。这两次爆炸瞬间造成了二十多万人的死亡,军事和工业重地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日本的战败,源于其失去了后方的兵力补充和军事支持。但在历史上,一直有军迷朋友好奇为何美国会选择对日本使用原而非对德国。其实,答案隐藏在日本的战争手段中。为了迅速获得战争成果并实现其全球统治的野心,日本研发出了一些泯灭人性的武器,这一切都与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密切相关。
日本的731部队在二战期间专门负责研究和生产生化武器。这些武器测试常常使用战俘和平民,场景极为残忍。尤其是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在中国多个战区都设立了试验区,数万百姓成为日军的试验品。当美日岛屿争夺战愈演愈烈时,日军在美军猛烈的火力压制下,特别是其岛屿上的军事基地被美军偷袭后,日本将其生化武器转向太平洋战区。当时的生化武器负责人金马博士制定了一个专门针对美军的计划。
这个生化武器的残忍程度令人难以置信。日本利用美军的仁慈,向太平洋地区原住民投放下一种致命的传染性病毒——“淋病”,这种病毒可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日军的策略是希望美军在与当地女往时感染此病毒,然后带回军队,在军队内部造成大规模传播,从而从内部瓦解美军。金马博士还基于这种病毒研发出了新型的接触性病毒——“雅司病”,据美军记载,这种病毒几乎无法救治。
日本的这一行为虽然降低了美军的战斗力,但也激怒了全体美军。美国在面对这种超级生化武器的情况下,无奈选择了使用进行反击。与此相对,德军在二战期间虽然以侵略者的身份出现,但在对待生物武器方面并未采取类似日本的极端行为。
美国的决策是基于对日本战争行为的极度反感和对自身士兵的保护而做出的。这场灾难性的战争最终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结束,给全球带来了深刻的反思:战争的残酷性和和平的珍贵性。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形式的暴行和战争都是对人类文明的极大威胁,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并努力维护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