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国树(中国国花牡丹、国鸟丹顶鹤、国石
在中国人的心中,对于国家的象征,有着许多深入的认定。说起国花,大家普遍认为是牡丹;提起国鸟,很多人会想到丹顶鹤;谈及国石,则普遍认为是和田玉;至于国树,许多人可能不太清楚,但答案其实是银杏。这些传统的观念,其实并不完全准确,有些甚至存在着误解。
国宝们如果会说话,恐怕会被这些误解气得七窍生烟!
一、关于中国国树——银杏
深秋时节,我国各大城市的银杏叶片片金黄,成为最亮丽的风景线。作为银杏的故乡,我国自商周时期就开始栽培银杏,其栽培面积居世界首位。山东、浙江、安徽等地,都是银杏树的主要分布区域。其中,江苏省的邳州市和山东省的郯城县的银杏尤为出色。
早在1942年,郭沫若就提出将银杏定为国树。而到了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确定银杏树为中国国树的议案》更是成为代表联名最多的议案。银杏之所以被定位国树,一是因为其是中国独有的树种;二是因为它是最古老的树种之一;三是其适应性广;四是银杏树的经济价值高。
二、关于中国国花——牡丹的误解
虽然牡丹普遍被认知为国花,但实际上,早在1929年,国民已将梅花定为国花。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并未明确确立国花。梅花和牡丹都有各自的支持者,甚至还有“一国五花”的提案。实际上,中国的十大名花包括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花等。每一种花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三、关于中国国鸟——丹顶鹤的误解
在选国鸟的过程中,原产地和蕴含的美好寓意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丹顶鹤曾被视为热门候选者,但由于其英文名容易被误解为“日本鹤”,其作为国鸟的定位方案最终搁浅。喜鹊、画眉等鸟类也曾被视为潜在的国鸟候选者。
四、关于中国国石——和田玉的误解
虽然和田玉在我国历史悠久,深受喜爱,但我国并未确定国石。寿山石、岫岩等都被讨论过作为国石的候选者。目前,我国还在对“国石候选石”进行讨论,并没有确定哪一种宝石为国石。和田玉并不是我国的国石。
我们对于国家的象征的认知,需要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尊重这些象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