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剧组有多穷(多投资商纷纷撤股演员进组靠忽悠)
当人们谈论电视电影的拍摄时,往往会联想到巨大的资金和豪华的阵容。《人民的名义》这部作品的诞生,却是一部充满艰辛与波折的传奇。
在即将开拍的紧要关头,《人民的名义》剧组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资金匮乏,投资商纷纷撤股。导演李路心急如焚,为了筹备这部作品,他四处奔波,七拼八凑,才勉强开机。服装廉价,10块钱的LV皮带,这是整个剧组的现实。
高亚麟,这位《家有儿女》中的夏东海,在剧组最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卖房继续支持。他深知一部好的电视剧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即使面对撤资的困境,他也坚定地选择相信导演李路。李路为了筹集资金,四处奔波,甚至找到了原本已经投资过的演员高亚麟。两人携手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然而困难并未就此结束。演员的问题成为了剧组面临的一大难题。资金有限,无法请来大牌演员。但李路凭借着对剧本的坚定信念,成功邀请了陈道明出演侯亮平一角。陈道明非常看好这个剧本,甚至自降片酬表示支持。但最终由于资金问题,剧组遗憾地未能实现这一合作。之后,陆毅的加入成为了剧组的救星。一开始他并不打算出演,但被剧本深深吸引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角色。
剧组中的大多数演员都是老戏骨,片酬加起来才2000多万。为了省钱,导演李路甚至亲自上阵“画饼”,一个个地去请演员,一个个地去忽悠。赵瑞龙的扮演者冯雷曾抱怨过所有的衣服都是地摊货;丁义珍的扮演者徐广文则因为导演在国内随便找了个地方拍摄“潜逃”戏份而哭笑不得。但正是这些老戏骨的精湛演技,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用心和才华。
高亚麟为了推动剧组的进程,甚至瞒着小11岁的妻子抵押了房屋。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倾家荡产,我曾经投完这个戏后,有十天半个月都不敢上床睡觉。”剧组面临的困难远不止这些。在拍摄即将结束时,他们又面临了新的难题:电视剧无法重播和删减剧情等困扰。但最终他们克服了所有困难得到了出品方的认可并获得了一定的赞誉。这部作品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艺、出色的演技以及对现实的深度探讨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尊敬。《人民的名义》展现了创作者们对于正义的坚守和执着追求这也是它能经受重重困难依然脱颖而出的原因所在吧!在当年,这部电视剧的影响力堪称空前,却在各大奖项评选中颗粒无收。也许因为它的议题过于尖锐,题材过于贴近现实,让它在评奖舞台上难以立足。这并未能掩盖它作为一部卓越作品的独特魅力。
老戏骨们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他们的演技和敬业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在当今这个充斥着高额片酬、耍大牌现象的影视圈,老戏骨们的表现无疑是一股清流。他们对待每一场戏都全力以赴,对待每一个角色都用心塑造。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演技的提升,更是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
与这些老戏骨相比,现代的演员们在演技和职业素养上确实还有一段路要走。面对高额的片酬和便捷的后期制作,有些演员似乎忘记了演员的基本职责和职业素养。抠图、不背台词等现象时有发生,让人不禁怀念起那些真正用心演戏的演员们。
令人欣慰的是,还有许多年轻的演员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努力提升自己的演技和职业素养。他们向老一辈的演员学习,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他们知道,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作品。希望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发扬老一辈演员的精神,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影视作品。也希望他们能珍视那些始终支持他们的粉丝们的期待,用更好的演技和作品回馈他们。毕竟,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粉丝们的支持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