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吕行动大臣表现那么强 他们为什么不敢在吕后
深度解析诛吕行动:吕后手中的兵权如何成就其权力巅峰
对于尚未了解诛吕行动的读者,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趣怪网小编的脚步,探寻这段历史的背后故事。
在汉初,大臣与刘王们在吕后去世后,才发动诛吕行动。那么,为何他们选择在吕后离世后才行动?难道在吕后生前,他们不敢有所动作吗?
关于这个问题,或许有人会说是因为吕后的个人威望太高。但实际上,在吕后活着的时候,刘邦并未将她视为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刘邦对吕后多有打压,差点废掉她的儿子太子之位。在这一风波中,大臣们维护的是“嫡长子制”这一制度,而非吕后的威望。
那么,为什么吕后在诛杀戚夫人、刘邦的那些儿子时,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呢?尤其是当吕后命令他们进京时,他们为何乖乖听话,不做出反抗?这背后的答案,便在于吕后手中掌握的兵权。
说起吕后手中的兵权,陈平可谓是关键人物。第一次,刘邦临死前发生有人造反的事件,刘邦派陈平前去杀掉樊哙并夺取其兵权。陈平却建议只将樊哙抓捕回京,等待刘邦亲自处置。结果在半路上刘邦去世,吕后立刻释放樊哙,兵权重回吕后手中。可以说,吕后的兵权,第一次来自陈平的间接赠送。
第二次,樊哙去世后,兵权由周勃等人暂时掌控。随着刘盈的去世,吕后开始大哭,但并未流泪。陈平察觉到了这一点,建议吕后封其侄儿吕产和吕禄为将,重新掌控兵权。吕后采纳了这一建议,使得吕禄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再次将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这个角度看,陈平第二次直接送兵权给了吕后。
由于兵权一直在吕后手中,这也使得她在权力斗争中占据绝对优势。事实上,当吕后去世后,朝中大臣与诸王并不敢轻易诛杀诸吕。最终是在吕禄和吕产无法带兵打仗的情况下,朝中大臣和诸王才找到了机会。这也充分说明了兵权的重要性。并非是吕后有天大的威信,而是她掌握了决定性的力量——兵权。
诛吕行动的背后是权力的斗争和争夺,而吕后的胜利离不开她手中的兵权。通过对历史的深入挖掘,我们发现权力往往来源于对关键资源的掌控,而兵权便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与其说吕后有莫大的威信,不如说她掌握了决定性的力量——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