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镇守边疆的人是谁 匈奴人为何没有趁机
这里是趣怪网小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聊那段历史中的乱世与外族的交锋,这其中的故事令人热血沸腾。欢迎各位关注。
从我国封建制度建立之初,抗击匈奴就成为了许多朝代的重大课题。从秦朝派大将率领三十万大军抗击匈奴,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防御工事,到西汉时期的“兵神”被迫投降于匈奴后的征讨,再到汉武帝的远征,但匈奴并未被完全消灭。特别是在三国乱世时期,为何匈奴没有趁机入侵?又是谁在镇守边疆呢?
让我们来谈谈董卓。董卓,一个嚣张跋扈的形象,在权倾朝野之时展现了出色的个人能力。他曾在镇守边疆时,斩杀过骚扰边境的匈奴千人。当鲜卑与羌人联合对抗东汉时,董卓再次领兵斩杀首领,俘虏近万人。他的强大历程,可以说是东汉时期对抗外族的历史。虽然进入京城后他失去了本性,但不可否认,他也为东汉边疆的安宁做出过巨大贡献。
接下来是公孙瓒,人称“白马将军”。公孙瓒对待外族的仇恨仿佛与生俱来,每次作战都如同见到仇人一般。他曾以三千铁骑追杀叛乱的首领,使乌桓部落归降,从此乌桓不敢再进犯。若在和平时期,公孙瓒必将成为驻守边关的名将。
再说曹魏时期,公孙瓒被袁绍击败后,乌桓部落投靠了袁绍。曹操为了巩固北方,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开始了远征乌桓。在名将张辽的指挥下,曹军击败乌桓大军,斩杀单于蹋顿,降者二十余万人。曹操非常重视边疆的布防工作,命牵招出任雁门太守牵制鲜卑族,田豫则负责抵御北方的骚乱。
至于蜀汉,面对的外族主要是羌族和蛮族。蜀汉名将马超,曾是西凉首领,在羌族中有很高的威望。诸葛亮南征孟获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东吴则主要面对山越的外族威胁。东吴地处长江下游,长期的战争使得兵员补充困难。于是东吴采取主动围捕山越的策略,山越民风彪悍,是优秀的战士来源。如周瑜、吕蒙等都曾参与过围捕山越的行动。但在孙权去世后,山越发生了反抗,但都被东吴将领一一平定。
东汉末年虽然中原大乱,但一旦有外族入侵,不管是哪个势力都会一致对外。然而晋朝之后出现了“八王之乱”,让人不禁怀念起三国时期那些勇猛的将士。我们不禁思考,如果三国未能一统,谁又能一统天下?但肯定的是,历史的发展总是经过曲折与磨难。各位朋友,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