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

女明星 2025-08-28 11:48www.verzenio.cn娱乐八卦网

耆那教,源自印度古老宗教之一,其英文写法为Jainia,意为圣人。该教创始人被称为大雄,教徒总数约四百万。在印度,耆那教占0.4%的居民信仰比例。此宗教是一种理性高于宗教的信仰体系,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能引导解脱之路,从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

耆那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不从事屠宰和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尽管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却崇拜24祖。其中,第24祖筏驮摩那(Vardhamana)被尊为该教真正的创建者,他的称号之一为“战胜欲望的胜利者”,由此得名耆那教。

回溯历史,耆那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大雄作为其中的重要人物,出生于古印度一个富裕的刹帝利种姓家庭。他婚后虽有一女,但并不感到幸福。在父亲去世后,他大约30岁时选择出家苦行,寻找解脱不幸的宗教途径。他游历了许多地方,经历了艰难跋涉,最终在那烂陀觉悟成道。

大雄成道后,宣传教义,组织教团,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活动。他的主要活动地区包括印度的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的西北部等地区。耆那教最初的活动中心是恒河流域,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开始南移,主要分布在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区。

公元1世纪左右,耆那教分裂为天衣派和白衣派。这两派在主张上有所不同,白衣派注重平等和反对裸体,而天衣派较为保守,注重苦行和歧视妇女。从公元8至12世纪,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区得到发展,但由于阿富汗军事力量的入侵和教的传入,该教在12世纪后遭受了很大破坏。尽管如此,南印度的耆那教仍有一些秘密活动。

历史上,耆那教经历了多次改革运动。其中,由古吉拉特的白衣派所发动的郎迦派运动是其中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运动以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仪式为宗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今,耆那教仍在世界各地保持着其独特的信仰和文化传统。

耆那教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宗教,其独特的信仰和文化传统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在宗教改革的浪潮中,耆那教也经历了不断的变革与发展。继罗瓦吉领导的斯特纳格瓦西派运动之后,于1652年出现的以罗瓦吉为领袖的势力继续推进宗教改革进程。耆那教的裸体派也出现了相应的改革运动,例如北印度的裸体派分支毗娑盘提派提倡建立金碧辉煌的寺庙并崇拜更多的神明。这一主张遭到了特罗般提派的强烈反对,该派别坚决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活动,对耆那教的巩固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宗教信仰的特殊性,耆那教徒在职业选择上有所避讳,他们一般不从事屠宰等职业,甚至对农业也有所顾忌,因为他们认为农夫犁地可能会伤害虫类等生物。耆那教徒更多地选择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他们的诚实和道德观使他们成为印度优秀的商人或著名财团。如瓦尔昌德、达尔米亚和贾恩这三个著名的财团家族都是耆那教徒。

在近代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耆那教在17世纪后又一次揭起了改革的旗帜。多第毗阿领导的郎迦斯运动和维拉吉领导的斯特那迦瓦西派运动相继兴起。他们主张用人道主义、博爱等观点来解读耆那教的古老教义,并对后期奉大雄为偶像的崇拜现象进行了批判。随着18、19世纪西方文化和科学的传入印度,耆那教改革家们试图用西方哲学和心理学来解释耆那教的古老概念。

如今,在印度约有300万耆那教徒,他们主要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和组织。白衣派在古吉拉特地区流行,空衣派则在米索尔地区流行。大部分教徒是商人、工厂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为了宣传教义,他们建立了一系列组织,如耆那教友谊协会、耆那教青年大会、世界耆那教传教会等,并修建了众多庙宇、道院、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校。他们也出版了大量宣传教义的书刊。在海外,如英国有耆那教兄弟会,联邦德国有传播耆那教教义的图书馆。虽然在中国天津也曾有耆那教的传道组织,但现在的情况已有所变化。但无论如何,印度耆那教组织在国际宗教会议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在国内外都受到了一定的关注。这一古老的宗教仍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Copyright © 2019-2025 www.verzenio.cn 娱乐八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娱乐新闻,韩国娱乐圈,娱乐八卦,门事件,最新电影,最新电视剧,好看的电视剧,电视剧排行榜,女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