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创造了18个文字,还传到了日本
今天,趣怪网的小编带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到大家面前。让我们一同走进历史的深处,探索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武则天。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女皇,关于她的争议从未停止。晚年的武则天似乎已预见到这一点,她立下的“无字碑”让我们无法得知她的内心想法,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她在执政期间确实做出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例如,她开创了“殿试”,使科举制度更为规范,也为更多人打开了进身通道,这一影响深远。
提及武则天的称帝之路,或许有人会想到她67岁才登基,是历史上登基年龄最大的皇帝。她的登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她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在当时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皇帝不能随心所欲,想要打破旧制就必须面对层层阻碍。武则天虽然威震朝野,但仍需考虑那些暗中反对她的人的意见。
作为一个女性皇帝,武则天无疑是非常有手段的。面对大臣们对女性为皇的质疑,她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和男性是平等的——创造文字。她一共创造了18个文字(也有说是23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曌”字。这个字由日和月组成,象征着阴阳、男女并列。“日月当空”也暗示了武则天觉得自己凌驾于日月之上,是真正的“真君”。
除了“曌”字,武则天还创造了其他文字,这些文字大都晦涩难懂,写法复杂。她让人在民间向百姓讲解这些文字,由于大多数百姓目不识丁,对这些文字如同天书一般。他们对创造这些文字的武则天视若天神,无人再敢议论她的正统性。
虽然武则天创造的文字本质上是一种统治工具,使用范围有限,后来逐渐废弃。有些邻国却将这些文字保留下来。例如,日本对大唐文化情有独钟,他们觉得“则天文字”中的“圀”字很有意思,便将其带回日本并广泛应用。甚至在江户川时代,就有一个人名叫德川光圀。直到今天,“圀”字依然被日本作为人名保留字使用。
除了日本,韩国也曾属于大唐文化圈,他们也将大唐的文字引入国内。在韩国庆州,人们发现了用则天新字写的印经,可见大唐文化的影响之深,不仅日本在使用,韩国也有过使用。这些文字作为历史的见证,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武则天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