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有何过人之处?他为什么能代唐称帝?
后梁太祖朱温,一代枭雄,于唐末乱世中崛起。他曾是宣武军节度使,逐步扩大势力,终成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在昔日辉煌的大唐帝国步入末路之际,朱温以其独特的手段和策略,成为了后梁王朝的开国皇帝。
大唐虽延续了一百多年,但在最后的日子里,苟延残喘。节度使的问题愈发严重,数量增多,权力更是膨胀。唐末的混乱中,为何是朱温最终自立?
朱温曾投身起义军,因勇猛善战,很快成为得力干将之一。后投降朝廷,对黄巢的失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朝廷为让他忠心,赐名“全忠”,并让他出任汴州节度使,此时的他年仅三十二岁。从此,这里成为他的大本营。
朱温通过镇压黄巢起义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在经历黄巢起义之后,天下并未因此稳定,反而进入了藩镇相互混战和兼并的状态。各地的节度使为了争夺地盘大打出手,宦官的力量亦不可忽视。朱温却以果断的手段解决了宦官的问题,他暗杀了那些试图干预政权的宦官,拥立唐昭宗复位。
解决了宦官的问题后,大唐彻底落入了朱温的掌控之中。昭宗为报答朱温,任命其为诸道兵马副元帅,相当于军队副总司令,并加封其为梁王。此时的朱温已经成为权势赫赫的人物,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与曹操不同,他将理想变为了现实。
在众多的节度使中,虽有许多与朱温一样的割据势力,但经过互相攻伐、厮杀和吞并,大多已被淘汰。唐亡时,能够自保的节度使已经不多了。大部分节度使都认同后梁为正统,并臣服供奉。
仍有部分节度使实力强大,如李克用、李茂贞、王建和杨行密等。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被封为晋王,是除朱温外实力最强的节度使之一。他的势力后来成为了后唐的前身。他四面楚歌,受到各方势力的夹击,实力大损。李茂贞为凤翔和陇右节度使,野心勃勃,曾打进长安,但因过于张扬而成为众矢之的,实力大减。王建曾是小混混出身,后加入军队逐步上升,并认大宦官田令孜为义父。他在四川地区招兵,扩充势力。杨行密被封建吴王,在江淮一带多次打败朱温,为自己割据江南打下基础。然而他远离长安和洛阳等地区与朝廷联系弱难以与朱温抗衡最终他统一了中原地带控制朝廷消灭了唐朝建立了后梁一统天下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