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小数(迄今最精确值纪录圆周率精确到小
科技新闻从瑞士传来,近日在科技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瑞士格劳宾登应用科学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一台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成功将圆周率π的计算推向了新的高度。据该团队宣布,他们耗时108天,将π计算到了小数点后62.8万亿位,创下了该常数的最精确值记录。
圆周率π,代表着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比值。自18世纪初以来,这个神秘的常数被命名为π,用以表示其独特的数值。π的前十位数我们耳熟能详:3.141592653,然而这个数值其实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意味着它无法被简单地表示为普通的分数形式,其小数位数无穷无尽。
来自瑞士的研究团队,借助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可视化和模拟能力中心(DAViS)的一台超级计算机,成功将π的精确值推向了新的极限。他们的这一成就不仅震惊了科技界,也再次证明了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首席研究员托马斯·凯勒表示,“圆周率的精确数值新纪录只是我们准备高性能计算机基础设施应用于研发领域的‘副产品’。”显然,他们的主要目标并非停留在圆周率的计算上,而是探索计算机技术的更多可能性。
尽管圆周率的高精度计算在数学领域可能并不总是具有直接的实用价值,但它一直被用作测试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基准。此前,谷歌云计算系统曾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31万亿位。而一个非营利组织北阿拉巴马慈善计算更是耗时303天,将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50万亿位。DAViS团队不仅打破了这一记录,而且仅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壮举。这得益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技术的飞速进步和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提升。
DAViS团队使用的超级计算机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其内存需求达到了惊人的大约316TB。虽然这样的设备目前难以购买并且价格极为昂贵,但他们通过巧妙使用硬盘技术增强了RAM的性能和容量,成功完成了这一壮举。对于未来是否还会继续计算圆周率的问题,凯勒表示他们并不打算继续这一计算竞赛,“相信不久之后,会有人打破我们创下的这一纪录。”未来,他们计划利用这台计算机进行其他重要的研究任务,如计算流体力学、深度学习和RNA分析等。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瑞士研究团队的卓越技术实力,也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